萨达特接任埃及总统后推行外交转型,从亲苏转向更具自主性的多元外交,这一转变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不同评价。
积极评价
- 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萨达特1977年历史性访问耶路撒冷,开启埃以和谈。1979年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结束两国长期敌对状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迈向中东和平的重要一步,为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曙光,减少了军事冲突风险,使中东局势缓和,为后续地区和平谈判奠定基础。
- 摆脱单一外交束缚:此前埃及外交高度依赖苏联,萨达特执政后调整外交政策,减少对苏联依赖,增强外交自主性。西方认为这打破了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力,平衡了地区力量,也为埃及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有利地位,使其能根据自身利益制定外交政策。
消极评价
- 苏联及亲苏国家不满:萨达特疏远苏联的举措引发苏联及其盟友不满。苏联失去在埃及的重要战略盟友和军事基地,双方关系恶化。苏联指责埃及背离社会主义阵营,在中东地区造成阵营内部动荡。
- 阿拉伯国家部分质疑:部分阿拉伯国家认为埃以和谈是对阿拉伯团结的背叛。埃及与以色列单独媾和,被视为破坏阿拉伯国家联合对抗以色列的战略,引发阿拉伯世界分裂。如阿拉伯联盟暂停埃及成员国资格,直到1989年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