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余粮收集制为何会导致农民阶层(包括中农和富农)普遍不满?

余粮收集制为何会导致农民阶层(包括中农和富农)普遍不满?

葱花拌饭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19 14:54:10

问题描述

苏维埃政权推行的余粮收集制以强制征收手段剥夺农民劳动成果,激化了生产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苏维埃政权推行的余粮收集制以强制征收手段剥夺农民劳动成果,激化了生产积极性与生存需求间的矛盾,最终引发广泛抵制。以下从政策本质、阶层差异及社会影响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政策强制性与农民权益的冲突

余粮收集制的核心特征是无偿征收农民粮食,其执行方式直接威胁农民基本生存权。具体表现为:

征收对象政策要求农民实际损失
所有农户按政府指标上交全部余粮(含部分口粮种子)粮食储备枯竭,陷入饥荒风险
中农/富农超额征收(因生产能力较高)农业再生产体系崩溃

此制度完全否定市场交易原则,农民无法通过劳动获得合理回报,导致生产意愿断崖式下降。

二、不同阶层的差异化困境

  1. 富农经济崩溃
    拥有6-10公顷土地的富农群体,其机械化耕作体系需要持续投入。政府征收量高达收成的70%-90%,致使设备维护、雇工薪酬等成本无法覆盖,大量富农破产沦为贫农。

  2. 中农生存危机
    占农村人口20%的中农本可通过余粮交易改善生活,但强制征收使其失去:

  • 子女教育资金
  • 牲畜饲料储备
  • 来年耕种所需种子 1919年坦波夫省调查显示,78%中农家庭被迫食用未成熟作物维持生存。
  1. 基层执行暴力化
    征粮队配备武装力量,采用焚毁房屋、拘禁人质等方式逼迫交粮。1920年西伯利亚地区发生327起武装抗征事件,直接引发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三、制度设计的结构性缺陷

  1. 价格剪刀差扩大
    政府征收价为市场价的1/12,但工业品售价上涨47倍,农民被迫以物易物倒退至原始交易模式。

  2. 土地改革承诺落空
    《土地法令》承诺的"土地归劳动者"演变为国家垄断控制,农民丧失自主经营权。

  3. 替代作物限制
    为防止农民改种经济作物规避征收,政府立法规定农田70%必须种植谷物,彻底扼杀产业调整空间。

这种剥夺性政策持续至1921年,最终引发波及30省的农民暴动,迫使苏维埃政权转向新经济政策。历史数据表明,余粮收集制实施期间俄国粮食产量下降40%,成为20世纪最具警示意义的农业政策案例之一。

相关文章更多

    苏俄人民委员会是在何时正式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的? [ 2025-07-10 11:39:38]
    苏俄人民委员会于1919年1月11日颁布《关于国家粮食垄断法令》,标志着余粮收集制的全面推行。法令颁

    查田运动中如何界定地主、富农与中农、贫农的阶级成分? [ 2025-06-26 01:22:36]
    查田运动旨在清查土地和阶级成分,准确划分阶级对土地革命至关重要。下

    为何要赋予富农与贫下中农分得同等土地的权利? [ 2025-06-18 14:41:05]
    土地改革通过平衡不同阶层的生产资料分配,实现经济公平与农业生产力的

    余粮收集制法令中规定的粮食固定价格与市场实际价值存在何种差异? [ 2025-06-17 00:23:47]
    余粮收集制是苏俄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法

    余粮收集制法令中如何规定农民必须上交的“余粮”标准? [ 2025-05-20 11:50:42]
    苏联1919年颁布的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需按政府核算标准强制上交粮食,仅保留最低生存所需口

    查田运动的阶级路线“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是如何具体落实的? [ 2025-05-19 23:47:06]
    查田运动旨在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其“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

    为何余粮收集制在实施过程中演变为强制征收农民口粮的行为? [ 2025-05-15 19:09:59]
    余粮收集制本为解决粮食短缺而设计,但多重现实因素导

    苏俄余粮收集制:一场关乎生存的粮食革命 [ 2025-03-16 14:15:31]
    1919年1月11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国家收集各生产省的粮食和饲料》法令,标志着余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