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39年9月至10月,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一次重要战役,对战争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打破日军战略企图
日本妄图通过此次会战打击中国军队主力,摧毁中国军民抗战意志,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然而,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使日军未能达成作战目标。例如,在新墙河、汨罗江等防线,中国军队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打乱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使其速战速决的幻想破灭。
稳定抗战相持局面
会战的胜利,让中国战场的相持态势得以稳定。此前,日军虽在部分地区取得进展,但随着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其进攻势头逐渐减弱。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进一步遏制了日军的进攻,使双方陷入长期的战略相持。这为中国军队积蓄力量、调整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
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国际上,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抗战实力和决心。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前景存在疑虑,此次会战的胜利让世界看到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定意志和能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这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援助和合作,提升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总之,第一次长沙会战在抗日战争整体战略中意义重大,它不仅挫败了日军的战略企图,稳定了相持局面,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