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情报机构通过卫星监测和信号情报,于2005年初步捕捉到东风-15C试验迹象,2007年《中国军力报告》首次公开提及该型号研发进展。
时间节点 | 情报披露内容 | 来源依据 |
---|---|---|
2005年 | 卫星图像显示某试验场出现新型导弹 | 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报告 |
2007年 | 确认钻地弹头及末端修正技术特征 | 美国国防部年度《中国军力报告》 |
2010年 | 评估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专项简报 |
情报收集手段
- 电子侦察卫星捕获遥测信号
- 地面雷达站监测飞行轨迹
- 开源情报分析试验场动态
技术特征判断
- 射程覆盖600-900公里范围
- 配备复合制导系统
- 弹头具备多层侵彻结构
国际军事专家分析认为,该型号显著提升了对地下设施的打击能力,促使美军加速部署关岛防御系统。试验数据被纳入《导弹技术控制协定》多边磋商议题,2009年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出现相关参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