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1964年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共收录46首经典革命音乐与舞蹈作品,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至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事件。
作品数量与类型
- 总量:46首(包含歌曲、舞蹈及歌舞结合形式)
- 歌曲占比:约35首
- 舞蹈占比:约11部
代表性曲目与作品
类型 | 作品名称 | 历史背景或主题 |
---|---|---|
歌曲 | 《东方红》 | 歌颂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 |
歌曲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歌曲 | 《南泥湾》 | 延安大生产运动 |
歌曲 | 《保卫黄河》 | 抗日战争军民团结 |
舞蹈 | 《工农兵联合起来》 | 展现阶级联合斗争 |
歌舞 | 《井冈山会师》 | 红军革命根据地建立 |
歌曲 | 《团结就是力量》 | 集体主义精神 |
内容特点
- 历史叙事性:按时间线串联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等关键事件。
- 艺术融合:民歌、合唱、戏曲与民间舞蹈结合,如陕北腰鼓、彝族舞等。
- 政治符号:《东方红》开场曲奠定“红太阳”意象,《国际歌》强化革命理想。
部分作品改编来源
- 《农友歌》改编自湖南民歌
- 《松花江上》源自抗日救亡歌曲
- 《游击队歌》保留贺绿汀原作旋律
数据依据公开演出记录与1965年发行的音乐专辑整理,作品目录可见于中国国家大剧院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