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池作为新兴的电池技术,其商业化路径离不开政策与产业的支持。下面具体探讨所需支持及相关推进方式。
政策支持
- 财政补贴:政府可对水电池研发企业给予资金补贴,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研发积极性。比如设立专项研发基金,对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的企业给予高额奖励。
- 税收优惠:对水电池生产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增加企业利润空间,吸引更多企业投身水电池产业。
- 市场准入:制定有利于水电池推广的市场准入政策,放宽水电池产品进入特定领域的限制,如储能市场、电动汽车市场等,为水电池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产业支持
- 标准化制定:
- 成立标准制定组织:由行业协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制定水电池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检测标准等。
-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水电池标准的制定,提升我国在水电池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我国水电池产品走向世界。
- 产业链协作:
- 建立产业联盟:水电池产业链上的企业(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电池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应用企业等)组建产业联盟,加强信息共享、技术合作、资源整合。
- 协同创新: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解决水电池商业化过程中的关键共性问题,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 人才培养与引进:
- 高校专业设置:高校开设与水电池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水电池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 人才引进政策:地方政府和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水电池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