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空间与清军力量分布
当时清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东南沿海、中原以及华北地区,这些区域是清朝统治的核心地带,防守极为严密。而西南地区,清军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战略防御存在较大的空隙。石达开若选择在清军重兵布防的区域活动,必将遭遇激烈的抵抗,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转战西南,能够为石达开的部队提供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减少与清军主力的直接对抗,便于部队的生存和发展。
资源需求与当地经济状况
军队的持续作战离不开充足的物资供应。西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具备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能够为军队提供粮食等基本物资。此外,该地区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对于制造武器装备等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四川的井盐生产在当时颇为发达,不仅能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也可以为军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石达开的部队在转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物资来维持军队的运转,西南地区的经济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一需求。
政治形势与反清势力基础
西南地区长期存在着一些反清的民间组织和势力,如天地会等。这些组织在当地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与石达开所领导的太平军有着共同的反清目标。石达开选择转战西南,可以与这些反清势力相互呼应、联合,壮大反清力量。而且,在当地群众对清朝统治不满情绪较为普遍的情况下,石达开能够更容易地发动和组织群众,扩充军队规模,增强自身的实力。
地理环境与军事防御优势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山脉、河流、峡谷等天然的地理屏障。这种复杂的地形对于军事防御十分有利,石达开的部队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设置防线,抵御清军的追击和围剿。例如,四川的盆地地形,四周高山环绕,中间地势相对平坦,便于军队进行防守和补给。同时,复杂的地形也增加了清军行军作战的难度,使得石达开的部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