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陷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转折点,这一过程历经多阶段,洪秀全在城破前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挽救局势。
天京陷落的具体过程
- 长期围困:1862年,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进逼天京城下,形成包围之势。此后两年,湘军不断加强封锁,断绝天京的物资供应,使城内粮草渐缺,军民生活陷入困境。
- 激烈战斗:湘军在城外挖掘地道,准备攻城。太平军则进行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湘军的进攻,并破坏湘军部分地道。但由于长期被围,太平军兵力和物资都严重不足,逐渐处于劣势。
- 城破时刻:1864年7月19日,湘军通过地道轰塌太平门附近城墙,攻入城内。太平军与湘军展开激烈巷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天京最终陷落。湘军入城后大肆烧杀抢掠,天京成为一片废墟。
洪秀全在城破前采取的最后措施
措施 | 具体内容 |
---|---|
宗教安抚 | 洪秀全以宗教为手段,宣称上帝会保佑太平天国,安抚军民情绪,稳定人心,期望借此增强军民抵抗的信心。 |
拒绝突围 | 当局势危急时,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但洪秀全拒绝突围,坚持固守天京,认为“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 |
食用“甜露” | 天京被围,粮食短缺,洪秀全倡导军民食用“甜露”(野草),称其为上帝恩赐的食物,但这并不能解决实际的粮食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