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大串连是“文革”初期出现的全国性串联活动,给地方当局在交通、物资供应、社会秩序等方面带来巨大冲击。地方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提供后勤保障
地方当局尽力为红卫兵串连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例如,在住宿方面,开放学校、机关单位的闲置房屋,搭建临时居住场所,让红卫兵有地方休息。在饮食供应上,设立免费或低价的就餐点,保证红卫兵能吃饱饭。如一些城市的工厂食堂、学校食堂都为红卫兵开放,提供简单的饭菜。
维护交通秩序
红卫兵大串连导致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压力剧增。地方当局与铁路、交通部门协同合作,增加列车、汽车的运行班次,调整运输计划,优先保障红卫兵的出行。同时,加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的管理,维持秩序,避免混乱和拥挤。比如在一些大城市的火车站,增派大量工作人员和警察,引导红卫兵有序乘车。
加强思想引导
组织宣传活动,向红卫兵宣传正确的革命理念和行为准则,引导他们理性参与串连活动。安排干部、教师等与红卫兵交流,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例如,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等,强调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
协调社会秩序
地方当局联合公安部门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防止红卫兵串连过程中出现打砸抢等破坏行为。对一些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处理,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避免群众与红卫兵之间产生冲突。例如,当红卫兵与当地居民发生矛盾时,及时介入调解。
通过这些措施,地方当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红卫兵大串连带来的冲击,努力维持了社会的基本运转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