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量化指标与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缩小不同群体收入差距。
维度 | 定义标准说明 | 实施方式案例 |
---|---|---|
时间框架 | 以2010年为基准,2020年实现翻番 | 年均增长7.2%的复合增长率 |
收入构成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 | 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测算 |
区域差异 | 中西部增速高于东部1-2个百分点 | 转移支付与产业扶持政策倾斜 |
群体覆盖 | 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增幅达标 |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提升13%机制 |
统计口径 | 采用人均指标+中位数双重考核 | 建立居民收入动态监测数据库系统 |
主要目标体系 ?经济总量匹配:确保GDP增速与收入增长形成正向联动 ?分配结构优化: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托底:城乡医保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区域均衡发展:省际居民收入极差缩小至2.5倍以内
实施路径特征
- 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 完善国企利润上缴与分配制度
- 强化税收调节功能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动态调整
- 扩大财产性税收征收范围
- 农村增收专项工程
- 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改革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
动态校准机制 当CPI涨幅超过3%时自动启动补贴联动,遭遇重大经济波动时允许延长达标时限,但总增幅目标不作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