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贡献领域与成果
领域 | 具体措施 | 成果体现 |
---|---|---|
人才培养 | 1979年发起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9年间输送915名学子赴美深造,产生12位各国院士 |
科研体系 | 1985年建议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制度 | 1986年国家正式实施博士后制度,完善科研梯队建设 |
大科学装置 | 主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立项论证 | 1988年建成我国首台大科学装置,开启粒子物理研究新纪元 |
学科建设 | 推动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1986年) | 累计举办450余次国际会议,形成跨学科研究枢纽 |
基础教育 | 设立?政基金(1998年) | 支持北京大学等6所高校本科生开展科研实践 |
二、持续性教育投入
- 2006年捐建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
- 收藏手稿3万余件
- 年均接待学术访问300批次
- 2014年启动"科艺融合"教育实验
- 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开设跨学科课程
- 培育文理兼修的新型人才
三、战略决策影响力 ?国家863计划论证委员会核心成员(1986年) ?提出"同步辐射光源"建设方案(1977年) ?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协定签署(1979年)
四、当代传承体系 2016年落成的李政道研究所,聚焦:
- 暗物质探测
- 量子物理前沿
- 拓扑超导材料 形成"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创新链条,年均发表《Nature》《Science》论文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