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作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杰出学者,其学术方法巧妙融合中西方研究理念,在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中西材料互证法
王国维主张运用“二重证据法”,将中国传统的文献资料与西方重视的考古实物相结合。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学者们主要依据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但这些文献可能存在记载偏差或缺失。而西方考古学注重通过挖掘实物来还原历史。王国维将二者结合,如在研究殷商历史时,他以《史记·殷本纪》等文献为基础,又参考甲骨文这一考古实物。甲骨文的发现为验证和补充文献记载提供了直接证据,通过对甲骨文字的释读,确认了殷商先公先王的世系,使殷商历史从传说变为信史。这种方法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学术重视文献的传统,又借鉴了西方考古实证的理念,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
跨学科研究思维
西方学术注重学科的细分和专业化研究,而中国传统学术强调融会贯通。王国维吸收了这两种理念,进行跨学科研究。他在研究文学时,不仅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还引入西方的美学和哲学理论。在《〈红楼梦〉评论》中,他运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来解读《红楼梦》,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其悲剧根源在于生活之欲。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就事论事的局限,从哲学高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使读者对《红楼梦》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他在史学研究中也融合了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使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科学实证与人文阐释并重
西方学术注重科学实证,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中国传统学术则强调人文阐释,注重对事物的主观感悟和理解。王国维在学术研究中兼顾二者。在研究古文字时,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文字的形体、音韵、训诂进行考证,力求还原文字的原始意义。同时,他又从人文角度出发,探讨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例如,他通过对“礼”字的考证,不仅明确了其字形演变和本义,还深入分析了“礼”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文化意义,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将科学实证与人文阐释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中西方研究理念的有机融合。
总之,王国维的学术方法通过中西材料互证、跨学科研究和兼顾科学实证与人文阐释等方式,实现了中西方研究理念的融合,为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