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微软凭借Windows系统的优势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巩固自身在网络领域的霸权,微软制定了“拥抱、扩展和消灭”HTML标准的计划。该计划先是表面上接纳HTML标准,接着对其进行私有扩展,让使用其扩展功能的网页只能在微软浏览器上正常显示,最后试图让HTML原有标准边缘化,从而消灭竞争对手。
这一计划的揭露与当时的行业竞争和开发者群体的反馈密切相关。随着网景等竞争对手的崛起,微软为了打压对手推出了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并嵌入Windows系统。微软对HTML进行的大量私有扩展引起了开发者的注意,这些扩展破坏了网页的跨浏览器兼容性,导致开发者需要针对微软浏览器编写额外代码。开发者社区开始对微软的行为表示不满,他们通过技术论坛、行业会议等渠道交流和讨论,逐渐发现了微软背后的策略。
此外,监管机构也对微软的垄断行为展开调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欧盟委员会在调查微软浏览器捆绑销售等垄断行为时,深入研究了微软对HTML标准的操作,使得微软“拥抱、扩展和消灭”HTML标准的计划浮出水面。最终,这些调查和曝光促使微软调整策略,也推动了HTML标准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