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情谊跨越时代,陈寅恪离世后,吴宓仍以行动延续对挚友的敬重与追思。
一、整理与传播遗作
吴宓晚年致力于整理陈寅恪未刊文稿,尤其关注其晚年诗作与学术札记。1971年,吴宓在日记中多次提及“需护寅恪心血”,并私下誊抄部分手稿,托付学生保存。
时间 | 事件 |
---|---|
1969年 | 陈寅恪逝世,吴宓闻讯悲痛不已 |
1971-1973年 | 吴宓整理陈氏遗稿并秘密留存 |
1977年 | 吴宓临终前仍嘱托保护陈氏文献 |
二、公开悼念与学术捍卫
陈寅恪逝世后,吴宓多次在私人书信与日记中追忆两人交往细节。1972年,他在《吴宓日记续编》中写道:“寅恪之学,如暗夜星火,不可湮灭。”此外,吴宓在课堂与讲座中反复引用陈寅恪的学术观点,强调其治学精神的时代价值。
三、保护遗物与家族后人
吴宓曾冒险联系陈寅恪家属,协助保存其藏书与手迹。据陈氏后人回忆,吴宓在自身处境艰难时,仍设法将部分珍贵文献转移至安全处,避免损毁。
四、推动学界纪念与研究
吴宓晚年向青年学者口述陈寅恪生平,为后世研究提供重要线索。1978年后,国内重启陈寅恪研究,吴宓生前整理的资料成为关键参考文献,其弟子亦继承遗志,参与编纂《陈寅恪集》。
吴宓对陈寅恪的追思跨越生死,从学术传承到情感守护,皆体现两人精神共鸣的深刻。这份情谊不仅限于私人交往,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风骨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