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惨案发生于1928年5月3日,日本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公然出兵山东并大肆屠杀中国军民,这一事件凸显日本侵华野心。
展现侵略意图
“五·三”惨案中,日本蓄意制造冲突,悍然杀害中国外交官员蔡公时等,并对济南城进行残酷轰炸和屠戮,充分暴露出其对中国领土的觊觎和侵略意图,让国人看清日本的狼子野心,是其后续全面侵华的一次预演。
试探国际反应
日本在“五·三”惨案中的所作所为,也是对国际社会反应的一种试探。当时国际局势复杂,日本通过此次事件观察国际社会对其侵略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若国际社会反应微弱,便会助长其进一步侵华的嚣张气焰,为全面侵华做铺垫。
破坏中国统一
北伐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进程,日本制造“五·三”惨案,目的在于破坏北伐,阻止中国统一。一个分裂、混乱的中国更符合日本的利益,方便其逐步蚕食和控制中国。这与后来全面侵华时日本妄图长期分裂和统治中国的战略意图一脉相承。
积累侵略经验
在“五·三”惨案中,日本军队积累了在中国作战和应对中国军民抵抗的经验。从军事部署、战术运用到对中国社会和民众心理的了解等方面,都为其后来全面侵华战争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