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七世去世后,其子马克西米利安三世因继承争议、外部军事威胁及内部财政危机陷入多重政治困境。
一、继承权与帝位合法性争议
查理七世(巴伐利亚选帝侯)于1745年通过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短暂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皇位,但其统治缺乏广泛认同。马克西米利安三世继位后,面临哈布斯堡家族对皇位的强烈声索。奥地利大公玛丽娅·特蕾莎联合英、荷等国,要求其放弃帝位继承权,最终迫使他在1745年签署《菲森条约》,承认哈布斯堡的弗朗茨一世为皇帝。
二、持续战争与领土安全威胁
查理七世去世时,奥地利军队正反攻巴伐利亚本土。马克西米利安三世需应对以下军事压力:
压力类型 | 具体表现 |
---|---|
外部军事入侵 | 奥地利军队占领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威胁核心领土安全。 |
盟友背弃 | 原盟友法国因战局不利逐渐减少支援,导致巴伐利亚陷入孤立。 |
资源枯竭 | 连年战争耗尽兵力与物资,难以维持长期防御。 |
三、内部统治危机
- 财政崩溃:战争导致国库空虚,税收体系瘫痪,政府濒临破产。
- 贵族离心:部分地方贵族借机挑战中央权威,甚至暗中与奥地利势力勾结。
- 民众不满:战乱引发民生凋敝,多地爆发饥荒与抗议,削弱统治基础。
四、外交孤立与妥协压力
为结束战争,马克西米利安三世被迫放弃父亲扩张政策,接受奥地利主导的《亚琛和约》(1748年)。此举虽保住巴伐利亚独立,但彻底丧失帝国皇位继承权,外交影响力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