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自建成后长期被美国控制。1999年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主权,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外交博弈与不懈斗争。
历史背景:美国长期控制运河
1903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海-布诺-瓦里亚条约》,获得修建和永久使用、占领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运河区被美国视为“国中之国”,巴拿马在此缺乏主权。
前期斗争:争取权益的努力
20世纪中叶起,巴拿马人民展开了争取运河主权的斗争。1964年,因国旗事件引发大规模反美示威,美国被迫与巴拿马重新谈判。1977年,双方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起,巴拿马将完全控制运河及运河区。
平稳交接:主权顺利回归
1999年12月14日,美国和巴拿马在巴拿马城附近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闸举行交接仪式。时任美国前总统卡特代表美国政府出席,巴拿马总统米蕾娅·莫斯科索从美国手中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12月31日,美国军队全部撤离,巴拿马完全掌控运河主权。
至此,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抗争,巴拿马终于实现了对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回归,这是巴拿马国家主权独立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