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高面额纸币因恶性通胀快速流通,其存续时间与经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时间节点 | 事件描述 | 政策背景 |
---|---|---|
2008年7月 | 5000万津元纸币首次发行 | 应对失控通胀,缓解现金短缺问题 |
2008年8月 | 货币改革启动,面额削减至1000万津元 | 政府尝试通过货币调整抑制通胀 |
2009年2月 | 津元停止流通,启用多货币体系 | 恶性通胀导致津元信用崩溃,美元成主流 |
流通周期约7个月,2009年津元被多国货币替代。该纸币实际购买力随通胀加剧迅速蒸发,最终退出市场。津巴布韦央行后续通过发行新津元债券票据尝试恢复本币,但未改变外币主导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