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通过《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经典儿歌,我们到底希望小朋友们学到什么,又能设计出哪些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呢?这确实是老师们在备课时常会思考的问题呢。
一、教学目标
目标维度 | 具体内容描述 |
---|---|
认知与技能 | 1.初步学会念唱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感知儿歌的节奏和韵律,能跟着音乐做简单律动。 2.理解儿歌内容,认识“老鼠”“灯台”“油”“猫”等关键词所代表的事物和动作。 3.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表现小老鼠的得意、慌张等情绪。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倾听、模仿、游戏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到儿歌的学习和表演中。 2.在小组活动或集体游戏里,学会与同伴简单互动、合作表演。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体验儿歌带来的乐趣,乐于参与歌唱和表演活动,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小老鼠的调皮形象,培养初步的表演欲望和想象力。 3.遵守游戏规则,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情境导入·小老鼠来啦!
- 准备:小老鼠手偶一个,灯台图片或简易道具,小猫叫声录音。
- 玩法:老师出示小老鼠手偶,模仿小老鼠的声音说:“小朋友们好呀,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今天我要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猜猜是哪里?”引导幼儿观察灯台图片,引出儿歌主题。播放小猫叫声,引起幼儿兴趣和好奇心:“哎呀,小猫来了,小老鼠会怎么样呢?”
??活动二:学唱儿歌·念起来跳起来!
- 学念歌词:老师慢速、有感情地范念儿歌,结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如小老鼠爬上灯台的样子、偷油吃的满足感、滚下来的狼狈相)。带领幼儿分句跟读,重点强调“叽里咕噜滚下来”的趣味性。
- 感受节奏:可以用拍手、拍腿、跺脚等身体打击乐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拍。比如念到“上灯台”时拍手,“偷油吃”时拍腿。
- 学唱歌曲:播放儿歌伴奏或老师清唱,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旋律学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模仿动作,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三:创意表演·我是小老鼠!
- 角色扮演:提供小老鼠头饰、猫的头饰(或用手偶代替)。请幼儿扮演小老鼠,老师或一位幼儿扮演小猫。当唱到“喵喵喵,猫来了”时,小猫出现,小老鼠们要“叽里咕噜滚下来”并躲起来。
- 道具利用:可以利用教室的台阶、小椅子作为“灯台”,让幼儿体验“爬上灯台”和“滚下来”的动作,增加游戏的真实感和趣味性。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哦!
??活动四:拓展延伸·小老鼠的朋友!
- 绘画创作: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老鼠,或者把儿歌里的情节画出来,如“小老鼠上灯台”“猫来了”等。
- 故事续编:鼓励幼儿想一想,小老鼠滚下来以后会怎么样呢?它还会去偷油吗?和小朋友们一起编一编小老鼠后续的故事,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宝贝们不仅能学会这首有趣的儿歌,还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全方位提升各方面能力,是不是很棒呀!老师们可以根据班级小朋友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