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9年前的今天,1905年4月3日(农历1905年2月29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牺牲。
历史的潮头,以《革命军》作为进军的号角,将21岁的热血之躯,奉献给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宣传家。邹容原名绍陶,字蔚丹,1885年生,四川巴县人,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幼受维新书刊影响,萌发了革命思想。谭嗣同为变法壮烈捐躯,使少年邹容敬慕不已。他题诗明志,以谭的“后来者”自居,表示要“继起志勿灰”。1902年,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邹容自费去日本留学。在东京同文书院学习期间,他一面关注祖国的命运,一面如饥似渴的阅读资产阶级先驱者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和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并把它们变为扫荡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武器。1903年5月,一本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书——《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邹容开宗明义的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皇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并为这个国家定名“中华共和国”。《革命军》为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了丧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吹响了号角,成为一篇名符其实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在这部书的结尾,邹容高喊:“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4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
这部书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孙中山赞誉它为“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的作品。当时《苏报》主笔章士钊著文说:《革命军》“诚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可见其宣传鼓动力量之巨大。这部书对当时日益高涨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起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满清政府惶惶不安,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对革命党人进行残酷的迫害,查封了爱国学社和《苏报》,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等人。这就是1903年震惊中外的“苏报案”。
邹容在狱中受尽虐待,1905年4月3日,年仅21岁的邹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革命军》一书风行全国,不少青年正是受这本书的鼓舞,走上了革命道路。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为表彰邹容的革命业绩,追授他“大将军”的军衔。生时“马前卒”,死后“大将军”,生动地记录了这位青年革命家短暂的一生和他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特殊功勋。
[ 1783 年 ] 4月3日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诞辰
[ 184 年 ] 4月3日 黄巾军起义
[ 1847 年 ] 4月3日 广州人民取得反英军入城斗争第二次胜利
[ 1865 年 ] 4月3日 在美国内战中,北方占领南方邦联首都里士满
[ 1868 年 ] 4月3日 “洪门大佬”司徒美堂出生
[ 1880 年 ] 4月3日 奥地利哲学家奥托·魏宁格出生
[ 1897 年 ] 4月3日 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逝世
[ 1898 年 ] 4月3日 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出生
[ 1905 年 ] 4月3日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牺牲
[ 1905 年 ] 4月3日 邹容死于上海狱中
[ 1913 年 ] 4月3日 美国女权主义者潘克赫斯特夫人被判入狱
[ 1924 年 ] 4月3日 美国影星马龙·白兰度出生
[ 1930 年 ] 4月3日 德国前总理科尔诞辰
[ 1932 年 ] 4月3日 漳州战役
[ 1937 年 ] 4月3日 江苏法院对“七君子”提出公诉
捷克街头搭讪系列中频繁出现的“钞能力”场景是否真实反映了捷克本土社交文化,还是存在文化误读? [ 2025-07-28]
这一场景真的能代表捷克本土社交文化吗,还是仅仅是一种文化误读?可
综艺挠痒痒挑战赛中,参赛者如何克服生理反应完成游戏任务? [ 2025-07-31]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平时看这类综艺时就发现,挠痒痒引发的生理反应其实是人体的自
挠脚心审问与传统酷刑相比,其心理威慑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2025-07-27]
这种非暴力手段是否能替代传统酷刑的威慑作用?对比维度
日本著名男优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哪些? [ 2025-07-28]
这些演员如何影响日本成人电影产业的发展?以下是日本成人电影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优
缅北开火车与其他缅北犯罪黑话(如“四轮定位”)有何关联? [ 2025-07-29]
缅北犯罪黑话是当地犯罪组织为了便于交流、逃避监管而创造的一套暗语体系。“缅北开火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