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期间,胡图族极端民兵组织通过系统化动员、武器分发、煽动仇恨及协同行动,对图西族及温和派胡图族实施大规模暴力。
组织结构与分工
屠杀计划实施步骤
- 宣传煽动与目标锁定
- 通过电台(如RTLM)散布仇恨言论,将图西族称为“蟑螂”,煽动民众参与暴力。
- 利用政府户籍系统,按种族标识定位图西族家庭住址。
- 武器分发与人员培训
- 1993年起秘密囤积砍刀、枪支、燃烧瓶,1994年4月后大规模分发。
- 组织成员接受“快速杀人”训练,重点针对教堂、学校等避难场所。
- 协同行动模式
- 第一阶段(4-5月):封锁道路,设立检查站,按名单搜捕目标人物。
- 第二阶段(6-7月):采用“扫荡战术”,焚烧村庄,强迫幸存者进入伏击区。
数据与案例
- 时间跨度:1994年4月7日-7月15日,持续约100天。
- 死亡人数:约80万至100万人,日均死亡速率达8000人。
- 典型事件:
- 基加利技术学校屠杀:Interahamwe在24小时内杀害2000名避难者。
- 尼亚马塔教堂袭击:Impuzamugambi焚烧建筑致1500人死亡。
外部支持与问责
- 胡图族政府提供军队装备及通讯支持,地方官员协助划定“屠杀区”。
- 国际刑事法庭(ICTR)后续起诉12名组织头目,认定其犯“反人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