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形成了以多军种协同作战为核心的军事体系,核心领导层由国民党高级将领及部分共产党人士组成。
北伐军组织架构(1926年)
军序 | 军长 | 党代表 | 主要组成 |
---|---|---|---|
第1军 | 何应钦 | 缪斌 | 黄埔军校师生、粤军改编 |
第2军 | 谭延闿 | 李富春 | 湘军改编 |
第3军 | 朱培德 | 朱克靖 | 滇军改编 |
第4军 | 李济深 | 廖乾吾 | 粤军主力,含叶挺独立团 |
第5军 | 李福林 | 李朗如 | 广东地方部队 |
第6军 | 程潜 | 林伯渠 | 湘鄂赣联军 |
第7军 | 李宗仁 | 黄绍竑 | 桂系精锐 |
第8军 | 唐生智 | 刘文岛 | 湘军主力 |
核心指挥层
- 总司令:蒋介石
- 总参谋长:李济深(初期由白崇禧代理)
- 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
- 前线指挥官:
- 李宗仁(第7军军长,主导两湖战场)
- 程潜(第6军军长,江西战场指挥)
- 特殊部队:
- 叶挺独立团(隶属第4军,汀泗桥、贺胜桥战役主力)
- 冯玉祥国民联军(1926年9月加入,负责北方战线)
后期调整(1927年后)
- 宁汉分裂后,蒋介石嫡系第1军扩编为多个师
- 二次北伐期间新增:
- 冯玉祥部改编为第2集团军
- 阎锡山部改编为第3集团军
- 桂系部队整合为第4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