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主导谈判进程,通过强硬外交策略实现法国军事自主权回归。
关键作用 | 具体表现 |
---|---|
战略决策制定者 | 1966年发布《致盟国备忘录》,明确提出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 |
主权原则捍卫者 | 要求北约司令部撤离法国领土,收回军事指挥权 |
外交谈判核心 | 亲自部署与美方代表的11轮磋商,确立"合作但不从属"新关系框架 |
军队重组推动者 | 1966-1967年完成驻德法军改编,建立独立核威慑体系 |
舆论引导者 | 通过电视演说塑造国民共识,强调"没有独立国防就没有真正主权" |
谈判过程中,戴高乐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1966年3月宣布退出决定,6月开始撤出法国大西洋舰队,9月关闭北约在法的26个军事基地。其特使阿尔方·迪里夫与美方代表哈里斯持续5个月的细节磋商中,顶住美国停止核技术援助的压力,坚持要求北约理事会限期搬离巴黎。
这一决策使法国保留北约政治成员身份的同时,重新掌控战略核力量部署权,为后续"东方政策"实施奠定基础。法军参谋部数据显示,1966-1970年国防预算年均增长14.3%,自主装备率从47%提升至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