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统权力更迭与中间派崛起
蓬皮杜逝世后,原属戴高乐派的右翼阵营分裂。1974年总统选举中,独立共和党候选人吉斯卡尔·德斯坦以微弱优势击败左翼联盟代表密特朗,成为首位非戴高乐派的中间偏右总统。
时期 | 总统 | 政治倾向 | 核心政策方向 |
---|---|---|---|
1969-1974 | 蓬皮杜 | 戴高乐主义 | 国家干预经济、核能发展 |
1974-1981 | 吉斯卡尔·德斯坦 | 中间自由主义 | 市场改革、欧洲一体化 |
二、戴高乐派衰落与政党重组
- 戴高乐派分裂:蓬皮杜去世后,戴派政党“共和国民主人士联盟”内部分化为传统派与改革派,影响力大幅下降。
- 左翼势力整合:社会党与共产党组建“左翼联盟”,密特朗借势崛起,为1981年左翼执政奠定基础。
三、经济政策转向自由化
德斯坦政府推动多项改革,打破蓬皮杜时期的国家干预模式:
- 产业调整:减少对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的补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金融开放:允许外资进入法国银行体系,放松汇率管制。
- 能源转型:扩大石油进口,降低对核能的依赖。
四、外交与欧洲政策调整
德斯坦延续亲欧路线,但与蓬皮杜的“民族独立优先”策略不同:
- 推动成立欧洲理事会(1974年),强化超国家机构权力。
- 联合德国发起欧洲货币体系(EMS),为欧元诞生铺路。
五、社会矛盾激化与左翼浪潮
经济自由化导致失业率上升,1970年代末爆发多次罢工。左翼政党通过“110条纲领”吸引工人和青年群体,社会党在1981年议会选举中获绝对多数,终结右翼23年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