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成都血案的发生背景与清末铁路国有化政策有何关联?

成都血案的发生背景与清末铁路国有化政策有何关联?

小卷毛奶爸

问题更新日期:2025-05-26 07:12:23

问题描述

清末风雨飘摇,列强加紧经济侵略,清政府财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清末风雨飘摇,列强加紧经济侵略,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在此背景下推出铁路国有化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最终导致成都血案爆发,二者关联紧密。

清末铁路国有化政策出台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经济上,通过抢夺铁路修筑权来控制中国的交通命脉和经济。清政府为了偿还外债、挽救财政危机,同时也受列强压力,于1911年5月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旋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把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政策引发的民众反应

铁路国有化政策严重损害了地方士绅、商人和广大股民的利益。在四川,川汉铁路公司已经募集了大量资金,其中一部分是通过“租股”形式从广大农民手中筹集的。清政府收归铁路后,对于民间资本的处理极为不公,既不退还股本,也不给予合理补偿。这引发了四川民众的强烈不满,保路运动迅速兴起。

保路运动与成都血案的升级

四川保路运动最初采取和平请愿的方式,成立了保路同志会,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然而,清政府不仅拒绝了民众的合理诉求,还对保路运动进行严厉镇压。1911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和川汉铁路公司的首领,并枪杀请愿群众,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

事件详情
清末铁路国有化政策为偿债、受列强压力,收商办铁路,卖修筑权给列强
民众反应利益受损,四川保路运动兴起
成都血案清政府镇压,赵尔丰诱捕首领、枪杀群众

成都血案是清末铁路国有化政策引发的保路运动激化的结果,它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友情链接:移动历史 历史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