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通过动员宣传、经济扶持与军事协作,建立民众信任并整合多方力量,为收复多伦奠定基础。
一、宣传动员与思想统一
吉鸿昌采取以下方式凝聚民心:
- 公开演讲:深入农村、市集宣讲抗日救亡,揭露日军侵略暴行,激发民众民族意识。
- 标语传单:组织编写通俗口号(如“保卫家乡,驱逐日寇”),通过张贴、分发扩大影响。
- 文艺宣传:利用戏剧、歌谣等民间形式传播抗日思想,增强文化认同。
二、经济支持与资源整合
为保障后勤,吉鸿昌推动地方经济协作:
措施 | 具体行动 | 效果 |
---|---|---|
减免赋税 | 对贫困农户暂缓征收粮税,减轻底层负担 | 争取农民支持,稳定基层民心 |
募捐筹粮 | 联合商会、乡绅发起“抗日捐”,号召捐赠钱粮衣物 | 筹集军需物资,缓解资源短缺 |
分配战利品 | 将缴获的日伪物资部分发放给受灾群众 | 强化军民互信,提升参战积极性 |
三、军事协作与地方联合
- 收编民间武装:吸纳义勇军、红枪会等地方势力,整编为抗日同盟军辅助部队。
- 军民联防:组织青壮年参与侦察、运输,建立“保家队”配合主力作战。
- 统战策略:与蒙古王公、宗教领袖达成协议,确保后方稳定与情报畅通。
四、社会改革与民生保障
- 土地政策:承诺“收复后分配日伪占领土地”,吸引无地农民加入支援。
- 医疗援助:设立临时救护站,为民众提供免费救治,消除战时恐慌。
- 惩治汉奸:公审投敌分子并没收其财产,既肃清内患又补充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