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在同盟军失败后,通过隐蔽斗争、宣传动员与组织重建等途径坚持抗日反蒋,以下为具体行动:
一、转入地下抗日活动
方式 | 具体行动 |
---|---|
建立秘密组织 | 1934年与宣侠父等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联络原同盟军成员及爱国人士。 |
筹备武装力量 | 在天津购置武器、印刷抗日材料,计划在河北、河南等地重组抗日武装。 |
开展情报工作 | 通过商行、医院等掩护站点,搜集日军与国民党当局动向,传递至抗日根据地。 |
二、强化抗日宣传与动员
吉鸿昌创办《民族战旗》刊物,揭露日军暴行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他亲自撰写《告全国民众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在天津法租界举办抗日集会,动员学生、工人参与救亡运动。
三、寻求国际支持与合作
他多次联络苏联驻天津领事馆,试图争取国际援助;同时联合朝鲜、台湾抗日团体,在华北地区策划联合反日行动。1934年,他秘密向中共提交《华北抗日工作计划》,提议建立跨国抗日统一战线。
四、联合中共坚持斗争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吉鸿昌受党组织委派,在平津地区建立地下交通线,护送爱国青年赴陕北苏区。其天津住宅成为中共地下党联络站,周恩来、柯庆施等曾在此策划华北抗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