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张之洞在戊戌变法中的反对立场如何影响其晚年的政治处境?

张之洞在戊戌变法中的反对立场如何影响其晚年的政治处境?

可乐陪鸡翅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09 12:39:30

问题描述

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反对戊戌变法中激进改革措施,其立场既巩固了与保守派的关系,也导致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反对戊戌变法中激进改革措施,其立场既巩固了与保守派的关系,也导致部分改革派疏离,为晚年政治活动埋下伏伏笔。

政治立场转变轨迹

时间事件政治影响
1895-1898参与洋务运动但反对康梁变法被视为稳健改革派代表
1898.6撰写《劝学篇》驳斥维新思想获得慈禧及保守势力信任
1898.9戊戌政变后未受牵连保持湖广总督实权地位
1901-1909主导清末新政却遭革命派抨击陷入传统与变革的双重压力

权力格局演变

  1. 中枢支持度提升
    慈禧太后因张之洞明确反对康梁集团,将其视为制衡维新势力的重要棋子。1900年后,张之洞在东南互保事件中展现的务实态度,使其成为清廷处理外交危机的核心成员。

  2. 地方实权延续
    持续21年执掌湖广总督(1889-1907),主持汉阳铁厂、枪炮厂等建设项目,形成独立于中央的地方军政体系。下表示其任期内的关键政绩:

领域建设成果政治资本积累
工业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洋务派领袖地位
教育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新式人才培养基地
军事湖北新军八镇实际军权掌控
  1. 思想阵营撕裂
    1905年立宪运动期间,张之洞主张“预备立宪”需以维护皇权为前提,既遭革命派批判为“假立宪”,又被顽固派质疑改革诚意,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

历史评价争议

  • 1907年入主军机处时,实际已丧失地方实权
  • 1909年临终前推动的铁路国有化政策,直接引发保路运动
  • 其政治遗产被袁世凯、黎元洪等不同势力分别继承利用

相关文章更多

    张之洞临终前为何对“东南互保”事件保持沉默? [ 2025-06-29 15:49:32]
    “东南互保”是清末重要政治事件,张之洞作为关键人

    李鸿章访欧与其在甲午战争后的政治处境有何关联?此行是否试图重塑个人形象? [ 2025-06-28 23:05:28]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因《马关条约》背负骂名,1896年访欧既

    大学士张之洞病逝的具体日期为何存在10月4日与10月5日两种不同记载? [ 2025-06-07 05:43:49]
    大学士张之洞是晚清重要政治家、洋务派代表人物,其病逝具体日期存在10月4日与10月5日两种记

    张之洞和袁世凯在此次官制调整中被如何调动?这对清末政局有何影响? [ 2025-06-05 06:05:18]
    在清末官制调整中,张之洞和袁世凯的调动情况及对政局影响重大。1907年,张之洞和袁世凯被调入军机处。

    傅弘烈事件如何反映清初汉人将领在满汉权力结构中的特殊处境? [ 2025-05-31 18:10:18]
    傅弘烈事件是清初政治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该事件反映出汉人将领在满汉权力结构中既被利用又受猜忌的特殊处境

    TS秦梦参与的影视作品中,如何通过角色塑造反映跨性别群体的社会处境? [ 2025-05-29 13:16:45]
    TS秦梦在其参与的影视作品里,究竟是怎样借角色塑造来反映跨性别群体社会处境

    张之洞去世后,其“东南互保”政策对清廷统治有何深远影响? [ 2025-05-26 00:26:18]
    张之洞在晚清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东南互保”是他在特定历史

    张志新事件如何反映了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的处境? [ 2025-05-25 05:58:11]
    在特殊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与言论自由遭

    张之洞晚年为何从地方大吏晋升为军机大臣? [ 2025-05-23 18:49:01]
    张之洞作为晚清重要人物,从地方大吏晋升军机大臣有多方面原因。这一转变不仅关乎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变法”主张与维新派的变法有何本质区别? [ 2025-05-19 18:07:12]
    张之洞在《劝学篇》里提出的“变法”主张和维新派的变法存在诸多本

    张之洞家族后代中有哪些人物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 2025-05-19 14:35:54]
    作为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家族延续数代影响力,其后人在政治、教育、交通等领域均留

    孙中山在旧金山受困的经历如何反映当时中国人在海外的政治处境? [ 2025-05-18 18:24:48]
    1904年孙中山入境旧金山遭扣留事件,折射出晚清海外华人面临清政府压制、排华政策与内部势力分裂的多

    张之洞病逝是否标志着清末洋务运动的彻底终结? [ 2025-05-17 06:45:55]
    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核心推动者,其病逝与运动终结的

    张之洞撰写《劝学篇》的政治动机与当时新旧两派的斗争有何关联? [ 2025-04-24 10:25:28]
    张之洞生活在晚清内忧外患的时代,新旧两派斗争激烈。旧派守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有何特殊意义? [ 2025-04-13 15:15:46]
    作为洋务运动核心成果,二者开创了近代中国重工业与军事工业体系,奠定工业化基础

    本-贝拉等五位部长被转移到巴黎疗养所后,其实际处境如何? [ 2025-04-07 17:28:51]
    本-贝拉等五位部长被转移至巴黎疗养所,这一转移

    张之洞为何在《劝学篇》中猛烈抨击维新派的“开议院、兴民权”学说? [ 2025-04-07 09:33:08]
    张之洞是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他在《劝学篇》中抨击维新派“开议院、兴

    张之洞在清末政治中扮演了怎样的关键角色? [ 2025-04-04 10:25:44]
    张之洞是清末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他凭借诸多举措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