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抗日红军大学成立后为何从瓦窑堡迁至保安县城?

抗日红军大学成立后为何从瓦窑堡迁至保安县城?

小卷毛奶爸

问题更新日期:2025-05-24 18:24:23

问题描述

1936年,因瓦窑堡遭国民党军围困,红军大学随中央机关转移至更隐蔽的保安,以保存实力并继续培养干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936年,因瓦窑堡遭国民党军围困,红军大学随中央机关转移至更隐蔽的保安,以保存实力并继续培养干部。

迁移背景与原因分析

对比维度瓦窑堡(原址)保安县城(新址)
地理位置陕北绥德县,靠近国统区陕北志丹县,深居山沟
安全形势东北军、西北军频繁进攻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物资保障被敌军封锁,补给困难群众基础牢固,粮源稳定
战略定位东征后暴露目标隐蔽休整的临时中枢

核心动因详述

  1. 军事威胁加剧
    1936年6月,国民党东北军攻占瓦窑堡,中共中央机关被迫西迁。红军大学作为核心教育机构,需同步转移以避免被剿灭。

  2. 地理条件优化
    保安县城三面环山,仅两条小道通行,天然屏障有效抵御敌军突袭。窑洞校舍分散于山崖,遭遇空袭时可快速疏散。

  3. 中央战略调整
    迁移与红军“西进甘宁”战略契合:保安靠近陕甘宁苏区交界,便于后续向三边(定边、安边、靖边)扩展根据地,同时为“西安事变”后的统战工作预留缓冲带。

  4. 教学资源整合
    迁址后,大学与中央党校、红军总政治部驻地距离缩短至5公里,实现教员共享(如毛泽东兼课)和实战化教学(学员参与剿匪、扩红任务)。

友情链接:移动历史 历史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