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公司由约翰·劳于18世纪初创立,通过股票发行和国债转换推动法国殖民地开发,以下是具体运作机制:
一、股票发行机制
- 初始发行与增发
- 首次发行:1717年以每股500里弗价格发行20万股,用于资助北美殖民开发。
- 分期增发:1719年分9次增发至62.4万股,股价从500里弗飙升至10000里弗。
- 支付方式
- 政府债券可折价兑换股票(如面值1000里弗债券折价购买股票)。
- 接受实物资产(如土地、贵金属)抵押认购。
发行阶段 时间 股价(里弗) 发行量(万股) 首次发行 1717年 500 20 第一次增发 1719年1月 550 5 第九次增发 1719年12月 10000 62.4
二、债转股运作逻辑
- 国债吸收策略
- 政府允许债权人将国债按面值兑换为公司股票,缓解财政压力。
- 转换比例动态调整:初期1:1兑换,后期因股价泡沫调低至0.3:1。
- 收益与风险设计
- 股息承诺:年股息率4%-12%,高于国债利率(2%-3%)。
- 流动性控制:限制股票抛售,强制持有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
债转股阶段 国债面值兑换比 年股息率 政府债务转化率 初期(1718) 1:1 4% 35% 泡沫期(1720) 0.3:1 12% 72%
三、市场影响与崩溃原因
- 股价操纵:约翰·劳通过限制供应、发布虚假殖民地资源报告推高股价。
- 流动性陷阱:1720年强制股票与纸币挂钩,引发抛售潮,股价暴跌99%。
- 债务连锁反应:未兑现的股息承诺导致政府信用破产,公司最终于1721年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