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主联军在夏季、秋季、冬季攻势中,凭借战略规划、战术运用及各方配合,不断打击国民党军,使其生存空间逐步缩小。
夏季攻势:多点突破,打开局面
- 战略要点攻击:1947年5月发起夏季攻势,民主联军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防御薄弱地带。如对四平这个战略要点的攻击,虽未完全攻克,但切断了国民党军南北联系,使长春、沈阳、锦州等地国民党军陷入孤立。
- 孤立分散敌军:在其他地区,民主联军积极作战,拔除众多国民党军据点,将其分割孤立。如在吉林、辽宁等地,消灭分散的国民党军部队,使敌人难以相互支援,初步压缩了其生存空间。
秋季攻势:扩大战果,全面压迫
- 切断交通动脉:秋季攻势中,民主联军着重破坏国民党军的交通线。铁路是国民党军兵力调动和物资运输的关键,民主联军大量破坏铁路,如中长铁路、北宁铁路等,让国民党军无法及时补充兵力和物资,被困在各个据点。
- 歼灭有生力量:主动寻找国民党军主力作战,歼灭其有生力量。在一系列战斗中,民主联军凭借灵活战术,消灭了大量敌人,削弱了国民党军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压缩其控制区域。
冬季攻势:持续打击,逼入绝境
- 严寒中出击:在冬季恶劣条件下,民主联军依然主动出击。利用国民党军在严寒中补给困难、士气低落的弱点,发起多次战斗。如攻克彰武、新立屯等重要据点,使国民党军失去了在冬季的重要支撑点。
- 包围大城市:对沈阳、锦州等大城市形成包围态势。将国民党军主力围困在城市内,限制其活动范围,使其生存空间被压缩到极小,为最终解放东北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这三次攻势,东北民主联军从不同方面逐步压缩了国民党军的生存空间,最终取得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