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海拔究竟是怎样影响其气候特征的呢?
北京平均海拔约43.5米,其海拔对气候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气温方面
- 垂直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区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比如延庆区部分山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比市区低2-3℃,冬季则更加寒冷,这使得山区的农作物生长周期相对市区有所延长,且多适合种植耐寒作物。
- 昼夜温差:山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昼夜温差大。而平原地区海拔低,空气较为稠密,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降水方面
- 地形抬升:北京西北部山地对暖湿气流有阻挡和抬升作用。当夏季风携带暖湿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遇到山脉时,气流被迫上升,随着高度增加,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所以北京山区降水通常比平原地区多,像密云、怀柔等山区年降水量比市区多50-100毫米。
- 雨影效应:在山脉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相对较少。北京东南部平原地区受雨影效应影响,降水略少于山区。
风力方面
- 狭管效应:北京的一些山谷地区,由于地形狭窄,当气流经过时,会产生狭管效应,风速加大。例如,位于山谷地带的部分区域,风力比周边开阔地区更大,这有利于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海拔差异: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摩擦力越小,风速越大。北京山区海拔高,风速比平原地区大,在山区建设风力发电场具有一定优势;而平原地区海拔低,摩擦力大,风速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