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纳粹德国在华沙强制迁移犹太人至指定隔离区,实施严格管控。
关键时间节点
事件 | 时间 | 相关细节 |
---|---|---|
隔离区设立指令 | 1940年10月 | 德国当局正式下令建立隔离区 |
强制迁移启动 | 1940年11月 | 犹太人被迫迁入指定区域 |
隔离区完全封闭 | 1941年11月 | 周边筑墙并部署武装看守 |
背景与实施过程
- 政策依据
纳粹德国通过《犹太人居住区化》政策,以“集中管理”为名,系统性剥夺犹太人自由。- 华沙隔离区面积约3.4平方公里,被迫容纳约40万人。
- 迁移过程伴随暴力与财产掠夺。
- 生存条件
隔离区内资源极度匮乏,疾病与饥饿蔓延。- 食物配给仅为每日180-200卡路里(正常需求的10%)。
- 1942年后,大规模驱逐至集中营行动加剧。
影响与后续
- 人口变化:至1943年,华沙隔离区因反抗起义遭摧毁,幸存者不足5%。
- 历史意义:该事件成为纳粹种族迫害的标志性案例,反映系统性种族清洗的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