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通过立法程序批准方案,授权政府执行印度分治,并主导后续法律框架的制定。
议会职能与具体行动
职能领域 | 具体行动与影响 |
---|---|
方案批准 | 1947年通过《印度独立法案》,正式赋予蒙巴顿方案法律效力,确立印巴分治原则。 |
立法支持 | 修改《1935年印度政府法》,废除英属印度殖民体系,为分治提供法理依据。 |
辩论与修正 | 工党与保守党议员围绕分治细节展开辩论,调整了部分领土划分条款(如旁遮普与孟加拉)。 |
执行授权 | 授权蒙巴顿作为末任总督全权处理移交事务,包括军队分割、资产分配等。 |
资金与资源调配 | 批准分治过渡期预算,支持建立印巴两国行政机构,并协调英军撤离。 |
关键争议与限制
- 议会内部矛盾:部分议员质疑分治可能导致宗教冲突,但迫于战后英国国力衰退,最终妥协通过方案。
- 执行监督缺失:议会未设立独立机构监督分治过程,导致大规模难民迁徙与暴力事件未能有效遏制。
- 法律遗留问题:未清晰界定克什米尔等地区归属,成为印巴长期争议的根源。
历史影响评估
- 殖民终结标志:议会行动加速了大英帝国解体,推动亚洲去殖民化进程。
- 区域格局重塑:分治方案奠定南亚现代国家体系,但人为划分埋下地缘冲突隐患。
- 国际法先例:首次通过议会立法实现殖民地独立,为后续非殖民化提供参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