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蒙巴顿方案通过划分印度与巴基斯坦、设定独立时间表,迫使英国放弃直接统治权,实现南亚殖民地体系瓦解。
背景与方案核心内容
历史背景:
二战后,英国国力衰退,印度独立运动高涨。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矛盾激化,英国被迫调整殖民策略。
蒙巴顿方案要点(1947年6月公布)
内容分类 | 具体措施 |
---|---|
领土划分 | 按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与巴基斯坦 |
权力移交 | 1947年8月15日完成主权转移 |
土邦处理 | 各土邦可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
终结殖民统治的关键机制
-
设定独立期限
方案明确要求英国在2个月内撤出,殖民政府失去治理合法性,行政体系直接转移至当地政党。 -
分治削弱控制力
通过分割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人口,英国无法继续利用内部矛盾维持“分而治之”策略,殖民统治基础崩溃。 -
国际压力与成本
战后反殖民浪潮兴起,英国无力承担镇压成本。方案将治理责任转交当地政府,避免直接卷入后续冲突。
直接后果与争议
- 主权转移:1947年8月,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自治领,1950年与1956年分别宣布为共和国。
- 矛盾遗留:克什米尔归属、大规模人口迁徙引发暴力冲突,至今影响地区稳定。
(注:本文仅陈述历史事实,不涉及当代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