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东盟中学的课程体系中,除了国家课程外还包含哪些特色校本课程? 南宁市东盟中学的课程体系中,除了国家课程外还包含哪些特色校本课程?该校如何通过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南宁市东盟中学作为一所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现代化中学,其课程体系始终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基础,同时深度融合地域文化、国际视野与学生多元成长需求,构建了一套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群。这些校本课程既不是简单的“兴趣班补充”,也不是脱离教学目标的“额外任务”,而是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从文化传承、语言能力、科技创新、艺术修养、身心健康等多个维度设计的系统性教育模块。那么,这些特色校本课程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它们如何助力学生在国家课程之外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以下从实际开设情况展开说明。
一、立足本土文化:东盟特色与民族传承双轨并行
作为坐落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的学校,东盟中学天然具备对接东盟文化的区位优势。其校本课程中,“东盟十国文化探秘”与“壮乡非遗传承”是两大核心模块。前者通过专题讲座、模拟东盟会议、跨国文化交流项目(如与泰国/马来西亚友好学校线上共读)等形式,带领学生了解东盟各国的历史、习俗、经济模式,甚至学习基础泰语、越南语问候用语;后者则聚焦广西本土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非遗技艺——学生可以亲手体验壮锦编织、铜鼓纹样绘制、瑶族山歌演唱,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有学生反馈:“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那文化’,现在跟着非遗传承人学种糯稻、做五色糯米饭,才真正懂了什么是‘活态传承’。”
二、语言能力拓展:多语种选修与实用技能并重
针对部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深层需求,学校在英语国家课程之外,开设了“第二外语启蒙”校本课程群,包括日语基础、法语入门、西班牙语趣谈等模块。这些课程并非追求应试目标,而是以“激发兴趣+基础应用”为导向:日语课从动漫台词赏析切入,结合五十音图教学;法语课通过法国美食、艺术鉴赏带学生掌握日常问候;西班牙语课则设计了“模拟拉美集市”情景对话,让学生在互动中练习基础交流。针对英语学科的深度拓展,还设有“学术英语写作”“雅思预备课程”,为有海外升学意向的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一位选修日语的学生提到:“以前觉得学外语只是为了考试,现在能看懂《你的名字》里的日文字幕,还能用简单日语和来校交流的日本师生打招呼,这种成就感是课堂里学不到的。”
三、科技创新实践:从实验室到现实问题的解决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学校开发了“未来工程师”系列校本课程,涵盖机器人编程、3D打印设计、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植物组培技术等主题。其中,“机器人社团”是最受男生欢迎的项目之一——学生分组合作,利用乐高Mindstorms或国产开源硬件,从设计巡线小车到制作垃圾分类机械臂,最终参与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3D打印工坊”则教会学生使用建模软件,将自己设计的校徽、创意摆件转化为实物。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问题解决计划”,鼓励学生针对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社区老人智能设备使用困难等现实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技术方案,例如有小组设计了一款“公交到站语音提醒APP”,被当地公交公司采纳优化。这些课程让学生明白:“科学不是课本上的公式,而是解决身边问题的工具。”
四、艺术与身心:审美素养与健康生活的双重滋养
在艺术领域,校本课程打破了传统“音乐课=唱歌、美术课=画画”的局限,开设了“影视鉴赏与创作”“校园戏剧社”“书法篆刻入门”等多元模块。影视鉴赏课不仅分析经典影片的镜头语言,还指导学生拍摄微电影,记录校园生活;戏剧社每年排演原创话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灯光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书法课则邀请本地书画家进校园,带学生临摹《灵飞经》、创作春联。在身心健康方面,“心理沙盘游戏”“中考体育专项强化”“户外生存训练”等课程同样亮点突出——心理沙盘通过非语言沟通帮助学生释放压力;体育专项针对中考项目定制训练计划,同时开设攀岩、定向越野等选修内容;户外生存课则带学生走进青秀山,学习搭建帐篷、辨别可食用植物、处理简单外伤,培养独立与协作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关于校本课程的细节补充
-
Q1:校本课程是必修还是选修?
全部为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初一/高一入学时填写意向表,每学期可选择1-2门课程,部分热门课程(如机器人、东盟文化)需通过简单面试或测试。 -
Q2:这些课程会影响正常学习吗?
校本课程安排在课后服务时段或周五下午,与国家课程错峰进行,且教师会控制活动强度,确保不影响主科作业完成。从实际数据看,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生反而因学习动力提升,文化课成绩更稳定。 -
Q3:是否有成果展示机会?
每学期末设有“校本课程成果展”,包括非遗作品展览、机器人比赛、戏剧公演、科创作品路演等,优秀项目还会推荐参加市级/自治区级竞赛。
| 校本课程类型 | 代表课程举例 | 培养目标 |
|--------------------|-----------------------------|----------------------------|
| 文化传承类 | 东盟文化探秘、壮乡非遗体验 | 增强文化认同,拓宽国际视野 |
| 语言拓展类 | 日语入门、学术英语写作 | 提升跨语言沟通能力 |
| 科技创新类 | 机器人编程、社区问题解决计划 | 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
| 艺术修养类 | 影视创作、校园戏剧社 | 提升审美与创造力 |
| 身心健康类 | 户外生存训练、心理沙盘游戏 | 增强抗压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
从国家课程的“规定动作”到校本课程的“自选动作”,南宁市东盟中学的课程体系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成长生态圈——它既守护着基础教育的根基,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个性、发展潜能的广阔空间。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赛道”,而这或许正是校本课程最珍贵的意义:不是标准化生产的“模具”,而是点燃火花的“引线”。

蜜桃mama带娃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