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洋集团“让企业有个家”的企业理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该理念不仅是一句口号,更通过哪些具体行动让入驻企业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支持?
万洋集团“让企业有个家”的企业理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制造业加速向集群化、专业化转型的当下,中小企业常面临选址难、配套缺、融资贵等痛点。如何让企业从“将就生存”转向“安心发展”?万洋集团以“让企业有个家”为核心理念,通过十年实践,将服务延伸至企业全生命周期——不仅是提供物理空间的开发商,更是懂产业、懂企业的“成长伙伴”。这一理念究竟落地在哪些细节?我们从空间、服务、生态三个维度拆解其核心支撑。
一、硬件筑基:从标准化厂房到“可定制的家”
传统产业园常因厂房规格单一,导致企业需二次改造甚至牺牲生产效率。万洋的解决方案是“先调研后建设,按需求定标准”。在浙江温州万洋众创城,项目启动前团队走访了200余家意向企业,发现80%的中小制造企业需要“层高6米以上+荷载800kg/㎡”的生产空间,于是针对性设计了大跨度框架结构厂房;针对部分轻加工企业对层高的灵活需求,又推出4.5-6米可调层高的模块化车间。
更关键的是“边建设边招商”的同步模式:企业签约后,工程团队会根据其生产工艺调整细节——比如为精密电子厂增设防静电地板,为食品企业优化通风排污系统。这种“量体裁衣”的硬件配置,让企业无需为适应场地妥协生产流程,真正实现“拎设备入驻”。
| 对比项 | 传统产业园厂房 | 万洋定制化厂房 | |--------------|------------------------------|------------------------------------| | 层高标准 | 固定4-5米(通用型) | 4.5-8米可选,支持特殊荷载定制 | | 配套适配性 | 通用配套,企业自行改造 | 按行业需求预埋管线、预留设备接口 | | 建设周期 | 先建后招,企业等待时间长 | 边建边招商,签约即锁定心仪户型 |
二、软性赋能:从基础服务到“全周期管家”
“家的温暖”不仅在于硬件,更在于日常的贴心支持。万洋搭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前期提供工商注册、环评审批等“一站式”代办,中期对接供应链资源解决原材料采购难题,后期协助申请技改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
在广东东莞万洋科技城,园区内的“企业服务中心”堪称“问题终结站”——某机械加工企业曾因订单激增面临用工缺口,服务中心联动周边职业院校开展定向招聘,一周内匹配到30名熟练技工;另一家新材料企业急需扩大产能却遭遇资金瓶颈,万洋联合合作银行定制“厂房按揭+设备融资租赁”组合方案,3天内完成授信审批。
这些服务的底层逻辑是“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园区物业24小时响应维修需求,公共区域保洁标准参照写字楼而非普通厂房,甚至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临时仓储周转空间。正如一位入驻企业主所说:“在这里,物业会记住每家企业的生产排期,连停电检修都会提前协调错峰。”
三、生态共建:从孤立厂房到“产业共同体”
真正的“家”需要邻里互助、资源共享。万洋通过产业规划引导同类企业集聚,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生态圈。在浙江绍兴万洋众创城,纺织印染企业与后整理加工厂相邻布局,面料成品可直接送达隔壁进行印花处理,物流成本降低20%;在重庆万洋数字产业园,电子信息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形成配套集群,连接器、传感器等零部件供应半径缩短至500米内。
除了产业链协同,园区还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每月举办“企业家沙龙”,邀请高校专家分享行业趋势,组织同行企业探讨技术难点;设立共享实验室和中试车间,小微企业可低价使用高精度检测设备,避免重复投入。这种“抱团发展”的模式,让中小企业既能专注核心业务,又能借助集群效应提升抗风险能力。
| 生态价值体现 | 传统产业园 | 万洋产业共同体 | |--------------------|---------------------------|---------------------------------| | 供应链效率 | 企业自行对接,成本高周期长 | 同类企业集聚,就近配套降本增效 | | 资源共享 | 各自为政,利用率低 | 共享实验室、物流中心等公共设施 | | 技术协同 | 信息孤岛,创新缓慢 | 定期交流+中试平台加速成果转化 |
四、人文温度:从办公场所到“精神归属地”
除了生产和经营,万洋还关注企业的“人”的需求。园区内配套建设员工宿舍、食堂、商业街,甚至引入幼儿园解决员工子女教育问题;定期举办篮球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为企业主提供法律咨询、子女升学指导等增值服务,缓解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在江苏宿迁万洋众创城,一位扎根当地十年的企业主感慨:“以前在其他园区,下班后只能回出租屋刷手机;现在园区里有活动中心,周末能和邻居企业主喝茶聊天,感觉像回到了老家的镇上——熟悉又有活力。”这种“家”的氛围,让企业不再视园区为单纯的租赁场地,而是愿意长期扎根的成长土壤。
从一块空地到生机勃勃的产业新城,万洋集团用十年时间验证了一个道理:所谓“让企业有个家”,不是简单的空间提供,而是通过硬件适配、服务护航、生态赋能和人文关怀,构建一个能让企业安心生产、舒心经营、放心发展的“成长共同体”。当每一家企业都能在园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每一位创业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尊重与支持,“家”的意义便真正落地生根。

虫儿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