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廉话”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推出了哪些特色活动?
“嘉廉话”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推出了哪些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如何真正走进群众、贴近生活,又有哪些创新方式值得借鉴?
一、“嘉廉话”廉政文化进社区: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嘉廉话”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将廉政文化带进社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廉洁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
-
廉政文艺演出进小区:组织本地文艺团队编排以廉政为主题的相声、小品、快板等节目,在各社区广场进行巡演,用艺术形式传播廉洁文化,让居民在娱乐中接受教育。
-
设立“廉政文化墙”与宣传栏:在社区显眼位置设置图文并茂的廉政文化展示墙,定期更新典型案例、廉政警句、家风家训等内容,营造崇廉尚洁的社区氛围。
-
开展“廉洁家庭”评选活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廉洁家庭”创建,通过邻里互评、事迹展示等方式,推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区风尚。
二、廉政课堂下基层:面对面传递廉洁声音
“嘉廉话”注重面对面交流与教育,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乡镇、街道、村社,把廉政教育送到干部群众“家门口”。
-
“流动廉政讲堂”定期开讲:由纪委监委、党校或退休纪检干部组成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围绕党纪法规、典型案例、家风建设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
“田间地头话廉政”互动交流: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在农忙间隙或村民大会期间,组织干部与群众围坐一起,以拉家常方式讲解廉政政策,用“乡音”传递“廉音”。
-
廉政微党课走进党支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契机,由支部书记或纪检委员讲授“微型廉政党课”,结合本地实际案例,强化党员纪律意识。
三、线上+线下融合:打造立体化廉政宣传矩阵
“嘉廉话”突破传统模式,结合新媒体技术与线下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文化传播体系。
-
“嘉廉话”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运营:定期推送廉政漫画、警示案例、廉洁提醒等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关注,扩大廉政文化覆盖面。
-
线上廉政知识竞赛与互动问答:联合本地媒体或政务平台举办“廉洁知识线上PK赛”,鼓励干部群众参与答题,以赛促学、以学促廉。
-
线下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廉政教育馆或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村社干部实地参观,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
四、特色品牌活动:让廉政文化“活起来”
“嘉廉话”在基层实践中,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活动,既接地气又有实效。
-
“廉洁文化赶大集”:利用乡村集市人流量大的特点,设置廉政宣传摊位,发放宣传手册、赠送廉政书签,现场解答群众关于廉政政策的疑问。
-
“清风送廉”入户宣讲: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等群体,组织志愿者上门讲解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廉政风险点,提醒防范“微腐败”。
-
“廉政文化作品征集大赛”:面向全社会征集廉政主题的书法、绘画、摄影、征文作品,优秀作品在公共场所展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五、监督与教育并重:推动廉政建设长效化
“嘉廉话”不仅注重文化熏陶,更强化监督机制与教育引导的结合,确保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
设立“廉政监督岗”与意见箱:在村社、社区公开栏公布监督电话和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
-
“以案说纪”警示教育会:选取本地查处的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通过案情通报、忏悔录学习、观看警示片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
“廉政承诺书”签订活动:组织基层干部、村两委成员签订廉洁履职承诺书,明确行为底线,强化责任意识。
(我是 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从实际观察来看,“嘉廉话”之所以能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活动形式贴近群众生活、内容紧扣基层实际、传播方式灵活多样。无论是社区文艺演出还是线上知识竞赛,无论是廉政讲堂还是入户宣讲,这些特色活动都让廉洁文化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正融入了群众的日常。这种“接地气”的廉政文化建设模式,不仅提升了干部群众的廉洁意识,更为基层政治生态的持续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虫儿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