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10以内减法表中,横着看每一行的被减数和减数分别有什么变化规律?

10以内减法表中,横着看每一行的被减数和减数分别有什么变化规律?

可乐陪鸡翅

问题更新日期:2025-08-02 06:15:05

问题描述

10以内减法表中,横着看每一行的被减数和减数分别有什么变化规律?1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0以内减法表中,横着看每一行的被减数和减数分别有什么变化规律?

10以内减法表中,横着看每一行的被减数和减数分别有什么变化规律?难道这些数字的变化没有任何可循的章法吗?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我在辅导孩子学习数学时,发现10以内减法表是低年级小朋友打好计算基础的关键工具。很多家长可能和我一样,一开始会疑惑:孩子死记硬背减法表真的有用吗?其实不然,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能让孩子学得更轻松。


横着看减法表的行结构

要弄清楚规律,先得看看10以内减法表横着每一行都有哪些算式。以常见的减法表为例,横着看的部分行如下:

| 行序 | 算式举例 | |------|----------| | 第一行 | 10-0=10,10-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10=0 | | 第二行 | 9-0=9,9-1=8,9-2=7,9-3=6,9-4=5,9-5=4,9-6=3,9-7=2,9-8=1,9-9=0 | | 第三行 | 8-0=8,8-1=7,8-2=6,8-3=5,8-4=4,8-5=3,8-6=2,8-7=1,8-8=0 |

从表格里能直观看到,每一行的算式数量会随着被减数减小而减少,这和10以内数字的范围密切相关。


被减数的变化特点

被减数在每一行中保持不变,这是横着看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 第一行的被减数都是10,不管减数怎么变,被减数始终是10; - 第二行的被减数都是9,从头到尾没有变化; - 其他行也是如此,每行都有一个固定的被减数。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觉得这种固定的被减数设计很巧妙,就像给孩子划定了一个小范围,让他们不用在多个数字间来回切换注意力,能更专注于减法的计算过程。


减数的变化特点

和被减数不同,减数在每行中是有明显变化的,具体表现为: - 从左到右,减数依次增加1。比如第一行中,减数从0开始,接着是1、2、3……直到和被减数相等; - 减数的起点都是0,这是因为任何数减0都等于它本身,能帮助孩子理解减法的基本意义; - 当减数增加到和被减数相等时,算式的结果就是0,这也符合减法的逻辑——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差为0。

那为什么减数要这样变化呢?其实这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当被减数不变时,减数越大,结果就越小。这种规律能让孩子在计算时,不用逐个背诵答案,而是通过前面的结果快速推出后面的答案。


规律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会利用这些规律帮助学生记忆和计算,比如: 1. 让学生先观察每行的被减数,确定“固定值”; 2. 引导学生发现减数的递增规律,尝试自己写出完整的一行算式; 3. 结合规律进行快速口算练习,比如知道10-3=7,就能很快算出10-4=6,因为减数多了1,结果就少了1。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指导数据,掌握减法表规律的学生,口算速度比死记硬背的学生快30%左右。这也说明,理解规律比机械记忆更高效。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还发现,这种找规律的学习方法,不仅适用于减法表,还能培养孩子观察、归纳的能力,对他们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有很大帮助。毕竟,数学学习的核心不是记住多少公式,而是学会思考和发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