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0以内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哪些减法算式的结果会出现重复?
为什么10以内的减法算式中,不同的算式会得出相同的结果呢?这背后其实藏着简单的数字规律,咱们一起好好看看。
先弄明白10以内减法表的范围
10以内的减法,指的是被减数从1到10,减数是小于被减数的自然数,结果也都是0到9之间的数。比如5-2=3,这里5是被减数,2是减数,3是结果。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发现很多刚学减法的孩子,会觉得“怎么这个数减那个数,和另一个数减别的数,答案一样呢?”其实这正是数字规律在起作用。
结果重复的核心规律:被减数与减数的同步变化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1,结果不变
比如3-1=2,4-2=2,5-3=2。这里被减数从3变4再变5,每次加1;减数从1变2再变3,也每次加1,结果始终是2。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1,结果也不变
比如6-4=2,5-3=2,4-2=2。被减数从6到5再到4,每次减1;减数从4到3再到2,每次减1,结果还是2。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像生活中,你有5颗糖,给了朋友2颗,剩3颗;如果明天你有6颗糖,给朋友3颗,还是剩3颗——糖的总数和给出的数量同时多了1,剩下的自然一样。
不同结果对应的重复算式举例
下面用表格列出10以内减法中,结果从1到5的重复算式(结果更大的情况规律相同):
| 结果 | 对应的减法算式 | |------|----------------------| | 1 | 2-1=1、3-2=1、4-3=1、5-4=1、6-5=1、7-6=1、8-7=1、9-8=1、10-9=1 | | 2 | 3-1=2、4-2=2、5-3=2、6-4=2、7-5=2、8-6=2、9-7=2、10-8=2 | | 3 | 4-1=3、5-2=3、6-3=3、7-4=3、8-5=3、9-6=3、10-7=3 | | 4 | 5-1=4、6-2=4、7-3=4、8-4=4、9-5=4、10-6=4 | | 5 | 6-1=5、7-2=5、8-3=5、9-4=5、10-5=5 |
从表格能看出,结果越小,对应的重复算式越多。比如结果是1的算式有9个,而结果是5的算式有5个,这是因为被减数的范围有限,当结果增大时,能组合的被减数和减数就少了。
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老师常让学生整理结果相同的算式,比如让孩子们把所有等于3的算式写出来。这样做有什么用呢?
- 能帮孩子发现数字变化的规律,明白“被减数和减数一起变,结果可能不变”;
- 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减法打下基础,比如知道10-7=3,就能更快算出11-8=3。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觉得这些规律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好工具。在生活中,比如分水果时,给孩子3个苹果,妈妈留2个,和给孩子4个苹果,妈妈留3个,剩下的总数其实一样,这就是减法结果重复的现实体现。根据身边家长的反馈,让孩子在生活场景中观察这些规律,比单纯做题记得更牢,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