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DNA导入水稻技术是新兴育种手段,与传统杂交育种差异显著,在基因交流、育种周期等方面有独特创新。
基因交流范围
- 传统杂交育种:局限于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通过有性杂交实现基因交流,基因组合受物种生殖隔离限制。比如水稻品种间杂交,主要是在水稻物种内不同品种基因交流。
- 玉米DNA导入水稻技术:打破物种生殖隔离界限,可将玉米基因直接导入水稻,实现远缘物种间基因交流。例如能把玉米耐旱基因导入水稻,丰富水稻基因库。
育种周期
对比项目 | 传统杂交育种 | 玉米DNA导入水稻技术 |
---|---|---|
时间长短 | 长,需要多代选育和回交,以稳定目标性状,可能需8-10年 | 相对短,跳过复杂有性杂交过程,可较快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后代 |
效率 | 低,受杂交后代分离规律影响,筛选目标性状个体难度大 | 高,可定向导入目标基因,精准改良水稻性状 |
性状改良效果
- 传统杂交育种:对已知优良性状聚合改良效果好,但对未知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改良能力有限。
- 玉米DNA导入水稻技术:可导入新基因和性状,创造新的遗传变异类型,实现对水稻多性状综合改良,如导入玉米高光效基因提高水稻光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