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经济合作策略通过技术输出、产业链整合与环保项目等模式,将资源控制嵌入市场化合作框架,弱化传统掠夺的直接性。
一、技术合作与资源绑定
日本企业以技术转移为条件,要求中方提供稀土、锂等战略资源的长期供应协议。例如,某日企向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输出电池技术时,附加条款规定70%的稀土原料需由其指定渠道采购。
二、环保项目中的资源回收
下表展示日资环保项目的双重属性:
合作项目 | 申报内容 | 资源回收量(2022年) | 流向比例 |
---|---|---|---|
电子废弃物处理 | 城市固废资源化 | 12万吨 | 83%返销日本 |
工业废水提纯 | 重金属污染防治 | 铂族金属3.2吨 | 100%专供 |
三、产业链嵌套控制
日资通过三级供应体系渗透资源领域:
- 一级合资企业:控制矿产勘探权
- 二级加工厂:垄断提纯技术标准
- 三级物流网络:建立专属运输通道
四、金融资本渗透模式
日本政策性银行以低息贷款换取资源抵押权益,某省铜矿开发案例显示:45亿元贷款协议中包含「精矿优先承购权」条款,实际定价权由日方金融机构掌握。
五、标准体系隐形壁垒
通过制定JIS认证体系,迫使中国资源型企业改造生产线,某稀土企业为获取认证投入8.2亿元设备,导致日方在质检环节获得成分数据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