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柏林爆发的工人士兵起义直接推动德意志帝国终结,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魏玛共和国成立。
柏林起义主要参与者
参与者分类 | 具体群体/人物 | 角色与行动 |
---|---|---|
工人与士兵组织 | 柏林工人委员会、士兵代表委员会 | 组织罢工、占领政府建筑、建立苏维埃式政权 |
左翼政治力量 | 斯巴达克同盟(卡尔·李卜克内西等) | 推动武装起义,号召推翻君主制(注:该组织为德国共产党前身) |
社会民主党派 | 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USPD) | 联合工人士兵发起示威,要求结束战争与帝制 |
军方人员 | 部分海军与陆军士兵 | 拒绝执行镇压命令,加入起义行列 |
德皇威廉二世退位过程
时间线梳理
- 1918年10月底:德军在西线溃败,国内反战情绪高涨,马克斯·冯·巴登首相建议威廉二世退位以保君主制。
- 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爆发,迅速蔓延至全国。
- 11月7日:慕尼黑工人苏维埃成立,巴伐利亚君主制瓦解。
- 11月9日:
- 上午:柏林工人士兵占领皇宫、议会大厦,社会民主党(SPD)领袖菲利普·谢德曼自行宣布成立共和国。
- 中午:马克斯·冯·巴登在柏林单方面发布德皇退位声明(此时威廉二世仍在比利时斯帕的德军总部)。
- 下午:威廉二世签署退位文件,乘专列逃往荷兰,霍亨索伦王朝终结。
- 11月10日:威廉二世流亡荷兰,拒绝返回德国。
关键决策节点
- 军方高层(如兴登堡)向德皇施压,称军队不再效忠;
- 社会民主党(SPD)为稳定局势,联合USPD接管政权,迫使退位成为定局。
历史影响
柏林起义与德皇退位标志着德意志帝国灭亡,直接导致1919年魏玛共和国建立,同时左翼与右翼势力冲突为后续政治动荡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