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斯大林为何认为农业集体化是必要的?

斯大林为何认为农业集体化是必要的?

蜂蜜柚子茶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8 04:30:33

问题描述

斯大林将农业集体化视为推动苏联工业化、巩固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斯大林将农业集体化视为推动苏联工业化、巩固国家控制及实现社会主义转型的核心战略。

一、经济工业化需求

斯大林认为农业集体化能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和资源。通过将分散的个体农场合并为集体农庄,国家可集中控制粮食生产,大量出口谷物换取外汇,用于进口工业机械和技术。例如,1929年他提出“三年内使苏联成为粮食产量最高地区之一”,目标是通过集体化提高效率,支撑钢铁等重工业的产能倍增计划。

二、消除传统土地制度

苏联的土地政策强调废除封建私有制,将土地收归国有。斯大林认为土地国有化能打破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削弱富农阶级(“生产力较高的农民”)的经济特权,防止其阻碍国家计划。集体化过程中,拒绝合作的富农被定性为“阶级敌人”,遭到镇压或流放,确保政策执行。

三、强化国家控制与资源调配

以下表格对比了集体化前后的农业管理模式:

维度个体农业时期集体化时期
土地所有权农民私有国家所有
生产目标自给自足与市场交易服从国家计划与出口需求
资源分配分散决策政府统一调配

通过集体化,苏联政府可直接干预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优先供应城市和军队,同时挤压农民留存口粮以增加征收量。

四、意识形态与政治考量

斯大林将集体化视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步骤。他认为小农经济是“资本主义残余”,而集体农庄能培养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巩固政权合法性。1932年饥荒期间,他仍坚持将粮食短缺归咎于“阶级敌人破坏”,借此强化对农村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