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次阅兵,正值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与国内外形势复杂交织时期。此次阅兵既展现国家军事力量,亦折射出特定历史阶段的战略重心与社会风貌。
主要背景
-
国内经济建设加速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工业与农业领域强调“超英赶美”,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装备部分体现自主生产能力提升。例如:装备类型 特点 59式坦克 首款国产主战坦克试验型号 歼-5战斗机 仿制苏联米格-17的国产机型 -
国际局势紧张
台海危机(金门炮战)持续,阅兵通过展示军事现代化成果传递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
时代特色
-
技术自主化尝试
受中苏关系波动影响,阅兵装备虽以苏式武器为蓝本,但开始探索国产化路径,如红旗-2防空导弹前期研发已启动。 -
民兵方阵首次亮相
响应“全民皆兵”号召,首都民兵师持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受阅,凸显人民战争思想与群众动员机制。 -
简化流程务实导向
受大跃进期间资源集中影响,阅兵时长压缩至50分钟,取消骑兵等传统兵种,聚焦机械化部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