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夏洛特山猫队当年到底是怎么一步步通过扩军选秀,把自己的初始阵容给搭建起来的呢?这里面有哪些具体的规则和操作细节呀?
一、了解扩军选秀的大背景和基本规则
2004年,夏洛特山猫队(现在的夏洛特黄蜂队)作为NBA的新军加入联盟。联盟为了帮助新军快速组建起一支能够参与比赛的队伍,就搞了扩军选秀这么个方式。简单说,就是山猫队可以从当时联盟其他29支球队的名单里,挑选一些球员来组成自己的最初阵容。不过,这可不是随便乱挑的,有严格的规矩。
每支老球队可以保护自己阵容里的8名球员,意思就是这些被保护的球员,山猫队是不能选的。那剩下没被保护的球员,就进入了“可选池”。而且,山猫队每选中一名来自某个老球队的球员,那个老球队就能得到一笔补偿金,这笔钱是联盟出的,算是对人才流失的一点弥补吧。这样也能让老球队更愿意放人,毕竟也不吃大亏。
二、山猫队的选秀策略和目标设定
山猫队刚成立,啥都没有,所以他们在扩军选秀时的策略还是比较务实的。当时的管理层肯定是想先选一些有一定NBA比赛经验,能马上上场打球,并且性格和态度都比较好的球员。太年轻的新秀可能还需要培养,球队等不起;那种刺头球员或者有严重伤病隐患的,估计也不会是首选。目标就是先把阵容的各个位置都填上,保证球队能正常运转起来,然后再慢慢考虑未来的发展。
三、具体的选秀操作和球员选择情况
山猫队在2004年的扩军选秀中一共选了19名球员,不过最后进入常规赛大名单的会从中筛选。下面给大家列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球员和他们当时的情况:
球员姓名 | 被选中时所在球队 | 位置 | 当时的简要情况 |
---|---|---|---|
埃米卡·奥卡福 | (2004年选秀状元,不算扩军选秀选中,但也是建队核心) | 大前锋 | 虽然不是通过扩军选秀得到,但作为状元秀,是球队内线核心的重要引援。 |
杰拉德·华莱士 | 萨克拉门托国王队 | 小前锋 | 身体素质劲爆,后来成为山猫队的明星球员,多次入选全明星,是球队早期的招牌之一。 |
布雷文·奈特 | 菲尼克斯太阳队 | 控球后卫 | 有丰富的NBA经验,组织能力不错,能帮助年轻球队梳理进攻。 |
普里莫兹·布雷泽克 | 印第安纳步行者队 | 中锋 |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中锋,有一定的身高和篮下进攻能力,能填补球队内线的空白。 |
贾马尔·桑普森 | 洛杉矶湖人队 | 中锋/大前锋 | 运动能力出色,篮板球能力较强,可以为球队提供内线轮换。 |
这些球员就是山猫队通过扩军选秀选来的基本盘啦。他们有的是当时老球队阵容里打不上主力但有潜力的,有的是经验丰富能带动球队的老将。通过这样的方式,山猫队算是有了自己的第一批“队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后续的NBA选秀、自由球员签约等方式继续完善阵容,慢慢在联盟里站稳脚跟。
整个过程就像从头开始搭积木,扩军选秀就是给了山猫队第一盒积木,他们得从中挑选合适的“零件”,把最基础的框架先搭起来。虽然一开始球队的成绩可能不会太好,但这是每支新军成长的必经之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