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资治通鉴》作为编年体通史,与司马迁的《史记》有何根本区别?

《资治通鉴》作为编年体通史,与司马迁的《史记》有何根本区别?

蜜桃mama带娃笔记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7 18:38:34

问题描述

《资治通鉴》和《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经典巨著,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根本区别。下面从体裁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资治通鉴》和《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经典巨著,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根本区别。下面从体裁、内容、创作目的、风格特色四个维度来为大家详细分析。

对比维度《资治通鉴》《史记》
体裁编年体通史,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以年、月、日为线索。能清晰展现历史事件的时间脉络和发展顺序,但对于同一历史时期不同事件的关联性体现不够直观。如记载唐朝安史之乱,会逐年记录其发生、发展的过程。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传记为中心,通过记载不同人物的生平事迹反映历史。能深入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但时间线索相对不够清晰。例如项羽本纪详细描述了项羽的一生经历。
内容涵盖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16朝1362年的历史,重点关注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等方面,也涉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司马光认为这些内容对治国理政有重要借鉴意义,所以在编写时着重选取相关史料。上起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约3000年的历史,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各个领域,同时还记载了不同阶层人物的事迹和活动。司马迁秉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念,全面展现社会各方面。
创作目的为治国理政提供历史借鉴和经验教训,希望统治者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辙,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司马光在书中通过“臣光曰”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引导读者思考。旨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通过对历史的记述和研究,探究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希望通过《史记》展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风格特色行文简洁明了,注重史实的叙述和分析,文字平实严谨,较少使用文学性的描写手法,以保证内容的客观性和严肃性,便于读者准确获取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文字生动形象,善于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如鸿门宴一段,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