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西山会议事件爆发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迅速采取立场,通过多项措施维护党内团结与政治路线。以下通过表格与分点形式呈现核心内容。
态度分析
立场维度 | 具体表现 |
---|---|
政治定性 | 认定西山会议违反党章程序,属于非法分裂行为 |
政策批判 | 反对会议提出的"清党"主张,强调坚持联俄联共政策 |
应对行动时间线
时间 | 措施 | 关键内容 |
---|---|---|
1925.12 | 通电谴责 | 向全党发布《告同志书》,明确否定会议合法性 |
1926.1 | 二中全会决议 | 通过《弹劾西山会议案》,停止涉事人员党籍 |
1926.3 | 组织整顿 | 建立特别委员会重组北京、上海地方党部 |
1926.5 | 宣传反制 | 创办《政治周报》系统批驳西山派理论 |
具体处置手段包含:
- 纪律处分
- 永久开除邹鲁、谢持等核心成员
- 对12名参会者给予警告处分
- 理论斗争
- 毛泽东等左派人士发表《中国革命与国民党》系列文章
- 重新刊发孙中山遗嘱强化政治路线
通过上述措施,国民党中央在组织层面遏制分裂势力,理论上巩固了"三大政策"的指导地位,为后续北伐奠定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