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0 13:22:14 阅读:334
张文裕1910年生于福建惠安贫苦农家,幼年因经济几度辍学,靠校长资助完成中学学业。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师从谢玉铭教授,成为该校首位破格录取的补考生。1935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深造,师从诺贝尔奖得主卢瑟福,期间验证原子核液滴模型,发明多丝火花计数器,为核反应研究开辟新方向。
抗战爆发后,他放弃剑桥博士学位提前归国,任教于西南联大,在物资匮乏中自制实验设备,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等杰出人才。1943年赴美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时,他发现μ子与原子核无强相互作用,并首次观测到μ子原子(“张原子”)及其辐射现象(“张辐射”),开创奇异原子物理研究领域。
1956年,张文裕拒绝美国优厚条件,突破政治封锁携妻王承书(核物理学家)回国。他主导筹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宇宙线研究室,推动云南高山宇宙线观测站建设,发现“可能的重粒子事例”,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张文裕关键科研贡献时间线
年份 | 事件 |
---|---|
1959-1964 | 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中国组组长,领导国际团队取得领先成果 |
1972 | 联合17位科学家致信周恩来,提议建造高能加速器,获批示“不能再延迟” |
1973 | 成立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启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预研 |
1988 | 见证中国首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 |
张文裕始终强调基础科学对国家战略的意义。1972年他在致周恩来信中写道:“高能物理关系国家科技未来,必须自主掌握核心技术。”1981年联合89位院士呼吁设立中科院科学基金,奠定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
遗产捐赠清单
张文裕治学严谨,主张“实验是理论之源”。在西南联大授课时,他要求学生“用最简单的设备验证最深刻的原理”。其夫人王承书亦是我国铀浓缩技术奠基人,夫妇二人将毕生积蓄与遗体捐献给国家,践行“不为子孙留遗产”的誓言。
作为中国高能物理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张文裕以战略眼光布局大科学装置,以无私品格凝聚科研队伍,其精神至今激励着新一代科学家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王贻芳获奖对中国高能物理国际合作地位提升有何影响? [ 2025-06-12 18:50:45]
中国科学家王贻芳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国际奖项,标志着国内科研实力获得广泛认可,推
他为何被称为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者之一? [ 2025-05-24 09:17:25]
在新中国的科研起步阶段,科研环境艰苦、资源匮乏,但他无畏艰
张文裕逝世后有哪些纪念活动或永久性纪念物? [ 2025-05-24 08:45:42]
张文裕是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他逝世后,为纪念其贡献举办了相关活动,也设立了永
为什么2004年海啸的浪高能达到30米以上? [ 2025-05-23 16:19:09]
印度洋板块与缅甸板块剧烈碰撞引发9.3级地震,海底地形突变与能量集中释
张文裕在高能物理领域最突出的学术成就是什么? [ 2025-05-20 10:06:52]
张文裕是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高能物理领域取得了众多卓越成就,
他如何通过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促进国内科研发展? [ 2025-04-17 17:29:20]
中美高能物理合作通过技术共享、人才培育与设施共建,推动国内科研体系升级,加速尖端领域突破
类别详情企业成立时间2001年12月19日简介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环境技术领域,提供环境修复等多方面解决方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地锦路9号院12号楼-1至5层101电话010-8273 [ 2025-04-06 16:25:46]
说明:上述部分信息如公司新闻、营收信息等处于动态变化中,需以最新官方
我国首次实现电子能量千兆电子伏加速高能物理研究迈入新纪元 [ 2025-03-18 15:00:08]
1987年12月7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中的电子直线加速器首次将电子能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