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31日(农历2005年7月27日),伊拉克北部阿扎米亚区发生踩踏事件 造成近1000人死亡。
8月3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阿扎米亚桥踩踏事件发生后,人们遗失的鞋子堆满桥面。
2005年8月3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北部阿扎米亚区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近1000人死亡,475人受伤,其中大多为老弱妇孺。伊拉克政府认为,恐怖分子是造成这一悲剧的幕后元凶。
踩踏惨剧发生阿扎米亚区一座桥上。事发时,桥上挤满了前往附近伊玛目卡迪姆清真寺参加朝拜活动的什叶派民众。
事发前不久,伊玛目卡迪姆清真寺曾遭迫击炮弹袭击,这一消息让朝拜人群相当紧张。此前,什叶派游行队伍曾多次遭到逊尼派武装的袭击。因此,当听到有人高喊“有自杀袭击者”时,已成惊弓之鸟的人群顿时失去控制,争相推挤践踏,造成重大伤亡。许多在桥上的人跳入或被挤入底格里斯河。
27岁的保安伊麦德·阿布德说:“发生这起惨案的原因是水泥墩阻碍了人群的前进速度。”24岁的救援人员萨伊夫·纳扎尔也说:“我们在桥上为朝圣者分发水。没有斗殴发生。由于警察的保安不力,悲剧才发生。他们在桥上放置了水泥墩,只是在对人们进行了彻底的搜身后才放行。当时等待通过桥梁的有数千人,可通过的速度宛如蜗牛爬。后面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往前拥。大多数死者都是年迈的老人和儿童,他们被活活踩死。”
惨重的伤亡让巴格达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由于病床不足,有的伤员不得不躺在一家医院的地面上接受治疗。
医生马赞·阿卜杜勒伊拉说:“很多人受了外伤,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医院方面对于此类突发事件虽有所准备,但仍是疲于应付。“我们的止痛药不够用,而且仍然不能确定大多数死者的身份。”
伊拉克当局认为,前总统萨达姆的支持者与反美武装头目扎卡维是这起踩踏悲剧的幕后元凶。
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穆瓦法克·鲁巴伊说:“在桥上散布谣言的是萨达姆分子和扎卡维分子,这也是人们为何会惊惶失措的原因。”
踩踏事件发生前大约两个小时,伊玛目卡迪姆清真寺曾遭迫击炮弹袭击,导致7人死亡。一个不知名的逊尼派组织已在网上发表声明,宣称对袭击事件负责,但并没提及踩踏事件。声明的真实性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伊拉克卫生部长阿卜杜勒认为,内政部长与国防部长应对踩踏悲剧负责,立即引咎辞职。
[ 1449 年 ] 8月31日 明朝“土木之变”
[ 1512 年 ] 8月31日 刘六刘七起义
[ 1834 年 ] 8月31日 德国天文学家、婚神星的发现者卡尔·路德维希·哈丁去世
[ 1870 年 ] 8月31日 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特梭利诞生
[ 1907 年 ] 8月31日 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 1914 年 ] 8月31日 “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建者骆玉笙诞生
[ 1916 年 ] 8月31日 蔡锷东渡日本养病
[ 1920 年 ] 8月31日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逝世
[ 1935 年 ] 8月31日 美国通过《中立法案》
[ 1937 年 ] 8月31日 日本华北方面军成立
[ 1941 年 ] 8月31日 晋察冀边区完成民主大选举
[ 1944 年 ] 8月31日 ***论述新民主主义社会基础问题
[ 1944 年 ] 8月31日 苏军占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 1944 年 ] 8月31日 波兰人在华沙起义
[ 1945 年 ] 8月31日 美国军方吐露原子弹制造内情
捷克街头搭讪系列中频繁出现的“钞能力”场景是否真实反映了捷克本土社交文化,还是存在文化误读? [ 2025-07-28]
这一场景真的能代表捷克本土社交文化吗,还是仅仅是一种文化误读?可
挠脚心审问与传统酷刑相比,其心理威慑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2025-07-27]
这种非暴力手段是否能替代传统酷刑的威慑作用?对比维度
综艺挠痒痒挑战赛中,参赛者如何克服生理反应完成游戏任务? [ 2025-07-31]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平时看这类综艺时就发现,挠痒痒引发的生理反应其实是人体的自
日本著名男优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哪些? [ 2025-07-28]
这些演员如何影响日本成人电影产业的发展?以下是日本成人电影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优
缅北开火车与其他缅北犯罪黑话(如“四轮定位”)有何关联? [ 2025-07-29]
缅北犯罪黑话是当地犯罪组织为了便于交流、逃避监管而创造的一套暗语体系。“缅北开火车”与